如果没有一场优雅的告别,人们对分离可能更加难以释怀。死亡对生者而言,也是一种悲痛的失去。
即使死亡如此痛苦,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,西方人依然会坦然讨论死亡问题,通过思考“死”领悟“生”,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。相比起来,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更加注重现实,认为死亡会彻底毁灭世俗生命之乐,把死亡当作忌讳的话题。
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假装它并不存在,不得不提到这个字眼时,基本靠"意会"。曹操曾在《军谯令》中用成语“百年之后”代指逝世以后。老人们常常会用到这个说法,显得意蕴深沉,不过分直接。更通俗的语境下,人们会用“去了”“走了”“没了”等词代替“死”。
越是避讳,人们越是缺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身后事的规划。结果就是,当死亡来得猝不及防时,逝者不能安息,生者不能宽慰。
根据中国“入殓师”亲历故事编撰的《白事会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:102岁老人去世,家里人把他的尸体放在一边,只顾着打电话,向亲友通知他去世的消息。到葬礼当天,有人请乐队在门口空旷处演奏,有人找来14匹马14头牛为老人“送路”,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。这场葬礼变成一场没有感情、只有陋习的大型闹剧。
哈佛大学教授、外科医生阿图·葛文德在《最好的告别》一书里,提到了人们在临终时优先考虑的事项。“人们希望分享记忆、传承智慧和纪念品、解决关系问题、确立遗产、与上帝讲和、确定留下的人能好好活着。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张结束自己的故事。”
当逝者完成这些事项,安心接受死亡时,生者也会更加释然,他们还能在追思纪念、感念孝道中,将家族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人。无论对于作为文化符号的人物,还是对于普罗大众,这些都是生命的重要内容。
比生前规划更重要的是:让它们实现。这是现代殡葬服务的发展要求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丧葬文化的意义比现在更为深厚,不仅与“孝”文化紧密相关,还迎合了当时的社会伦理与社会政治思想,以适应封建政治制度的要求。于是,既产生了具有人文情怀的思想精华,又形成了封建习俗和繁缛形式等糟粕,比如吹吹打打噪音扰民,撒纸钱放鞭炮污染环境,游丧送葬堵塞交通。
如今,我国的现代化进程、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改变,但很多殡葬服务中依然保留这些传统形式,还出现了不合理定价,发“死人财”;忽视对死者的尊重,服务走过场等情况。
“行业的不规范往往孕育着发展的潜力和机遇,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扛起行业发展和变革的大旗。”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纪念园执行官陈平表示。
于是在2015年,泰康终极关怀板块大刀阔斧地切入殡葬服务行业,提供临终关怀、殡仪服务及生前契约、陵园安葬、人文纪念等服务。秉承“价格透明、信息对称、保障服务”的原则,爱佑汇殡仪服务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成都七个城市开设服务网点。
为了实现国人生前自主规划身后事的夙愿,2016年,泰康终极关怀板块正式推出国内首创生前契约产品,主要内容是关于葬礼的种种事宜,包括临终咨询、接运安置、入殓更衣、安灵服务、治丧协调、告别追思、遗体火化、后续关怀八大服务流程。
生前契约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,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家庭普遍的资产规划项目,在日本普及率已达 75%,美国达 90%。所以在中国发行生前契约,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,而是出于对民生、刚性需求的考虑。
从2015年开始,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,今年,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,到2022年中国将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。老龄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死亡率的迅速提升,意味着我国对殡葬服务和自身人生规划的需求将持续增长。这一趋势下,生前契约的价值更加凸显。
年长者购买生前契约,可以免去子女的烦恼,自主安排人生最后一程与身后的事务,例如祭扫、追思、家族团聚等;年轻者为长辈父母购买生前契约,是作为子女为父母尽责的方式。购买信托版生前契约—“礼赞人生”,还能提前约定未来的产品服务及价值,有效规避市场通胀带来的贬值风险,拥有“看得见”的未来。
礼赞人生生前契约配有爱佑天使专属服务团队,提供7x24小时服务,负责从临终阶段起,为家属提供后事咨询和办理建议,并在其后的生命礼仪服务阶段提供帮助和服务。
结语
泰康纪念园做终极关怀已经有八年时间,一直在摸索中前行,除了殡葬服务,还有向死而生的文创旅游、安宁疗护、心灵疗愈、遗嘱规划、法律咨询,终身定制的遗体捐献、堪舆风水、代客祭扫、墓碑定制、礼仪策划、家族祭祀等服务内容。泰康纪念园还开创了“旅游+纪念园”的商业模式,在全国布局四家园区,结合当地传统文化,打造主题鲜明的文旅设施和文化体验项目。